英语组第8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3/6/1 15:37:06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831次

英语组第8次教研活动

——语用游戏:具身向度下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是身体、心智及环境交互活动、协同作用的结果,是聚焦身体感受、身体体验和情境交互的新的认知方式。从具身认知的视角看,游戏中的儿童全情投入,他们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认知、感受和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设计并开展具身向度下的语用游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用游戏是旨在激发学生表达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游戏。教师从学生的身体活动方式及经验出发,设计具身向度下的语用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身体与教学情境互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具身向度的语用游戏主要有如下特征。

第一,强调身体的全程参与。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发生在身体上的。语用游戏立足儿童立场,关注儿童的“身体在场”和“身体参与”,通过开展身体力行的游戏,让儿童在知行协同、学思并行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增长经验,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第二,强调身心的协同参与。教师在语用游戏中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开展趣味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其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实践活动紧密有效地联结起来。

第三,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开展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语用游戏可不断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及表达体验,让学生在全身心参与中内化、积淀经验,并获得对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性认识。

(一)物理型语用游戏:从关注“表达内容”到关注“表达主体”

物理型语用游戏强调让学生在具有操作性、真实性、趣味性的活动中丰富表达内容,提升表达能力,其更注重教师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1. 增强表达动机,以“为交流而表达” 为导向改良传统游戏。

    当表达有了明确的对象,不仅能有效激发表达者的表达动机,且能让表达更有方向感。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表达对象及意图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选择用肢体语言、绘画、声音等方式将表达内容展现出来。

    2.提高表达能力,以“获取表达经验”为目的开展新游戏

    身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通道。因此,教师在设计物理型语用游戏时,要充分发挥手与脑的协同作用,通过设计动手动脑的语用游戏,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被激活,产生更多的体会、感受,从而获得更多与话题相关的表达经验。语用游戏要引导学生将鲜活的游戏经验转化为表达内容。

    (二)情境型语用游戏:从关注“外在生活”到关注“内心世界”

    情境型语用游戏是通过情景再现或在场观察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游戏。情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知识本身。在情境中,学生不再远离现实世界,而是通过具体的、贴近生活的身体活动进行学习。

  2. 深化情境体验,以“真实为原则”调动生活经验

    在物理型语用游戏中学生获得的是直接体验, 而在情境型语用游戏中,学生获得的是一种替代体验。根据被替代主体是否有生命,可将情境型语用游戏分为“我身代他身”的情境体验和“我身入他物”的情境体验。

    “我身代他身”的情境体验就是学生把自己的“身体”带人他人的“身体”,进而体会、感受他人的言行和情感,生成身心合一、触情触感的表达。

    我身入他物” 的情境体验就是学生将身体及其感受置于非生命物体之上,进而获得

    体验。“我身入他物”的情境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身体的认知功能,调动其生活经验和心理感受。

    2.完善表达知识,以“支架为支撑”内化表达经验

    学生在表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均可归结于学生的现有经验水平与此次表达要求的差距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现有的表达动机、愿望、生活经验、表达水平还达不到本次表达的要求。通过设计问题支架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降低表达难度。问题支架涵盖表达方法与策略指导,将“表达什么”与“怎么表达”进仃有矶整合。

    (三)想象型语用游戏:从关注“外部结果到关注“内部思维”

    想象型语用游戏是指主要通过自己想象和他人语言描述唤醒学生的个体经验,在身心交互的过程中生成表达的游戏。通常情况下,英语测验中的表达类题目大多是没有情境图提示的,要求学生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语言提示答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具身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解、梳理,并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扩充、续说、续写。

  3. 巧抓核心策略,以规范表达为目的,进行想象

    由于受篇幅限制,教材文本的语言比较简练,往往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大体的框架,而这恰恰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空间。为了让学生进行清晰表达,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一件事情分成若干件小事情,把一个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拆分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条理性,还能激发学生想象,丰盈文本内容,让表达“增肥”。

      “增肥”游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某个框架内让自己的表达更丰满。而“嫁接”游戏旨在打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在自己的大脑中搜取相关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其通过“支架+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原有文本进行改编或续接,进而使学生的英语表达从模仿走向创造。

    2.借助童话要素,以个性表达为追求,进行想象

    拟人和夸张是童话的两大主要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自己的语言、感受还原到生活场景中,以此来深入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进行童话般的表达。

  4. 综上,具身向度下的语用游戏将学生带入一个想表达的游戏情境中,使学生的身心与活动融为一体,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经历更为扎实、充实、真实的英语表达过程。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