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文语言为抓手,朗读识字水到渠成
时间:2022/12/2 16:30:44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054次
11月30 日,冬日的脚步渐渐迈进,下午低语组全体老师齐聚一(5)班,共同聆听庞巧妹老师执教的《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耳熟能详的、富于童趣的课文,全文只有短短的六句话,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庞老师在教学重难点上设计了两条线,一是巧妙利用情境图识字,争取在熟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二是贯穿始终的朗读指导,感受小画家的快乐,两条线相辅相成。
一、巧妙利用情境图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于是,让学生观察小画家都有谁、画了什么之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和脚印卡片,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贴在黑板上,而是先与学生角色扮演:拿出小马卡片,说:“我是小马,我画月牙,你是谁?你画什么?”与学生对话,帮助他们练习说话。然后让同桌之间模仿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说话,再全班展示。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能够进入他就是“一位小画家”、他画了“一幅画”的情境里,此时再在黑板上进行贴图,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灵活多样的指导朗读
首先,课前的谈话导入,学生说出自己看到雪后:会兴奋,会叫喊,会跑出去,堆雪人等。所以,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的感叹句水到渠成。其次,在学生听老师范读、自己读课文后,数句子时还发现了问号,此时点拨:感叹号和问号都是句号的兄弟,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教师田字格指导书写标点符号,学生跟教师书空练习。然后带领学生读出问号疑问的语气。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会说哪些问句?练习用“为什么”说话,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同时,文中出现的“一群”“一匹”“一幅”等量词也是指导学生朗读的点,比如指导“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指导学生加上手势,边做动作边朗读;“几步就成一幅画”读出骄傲、兴奋的语气;“它在洞里睡着了”,老师点拨捉害虫的青蛙在冬眠,那“我们可不要吵醒他,我们轻轻地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关注多音字“着”的练习,扎实基础知识。
三、自主探究生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对于写字教学中比较复杂的笔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字时,教师采用具体生动的教学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本课中的“几”的第二画横折弯钩,如何能让学生记住并写好看?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笔画的特点,然后拿出准备的细铁丝,动手折笔画,最后与同桌配合,一个折“竖撇”,一个折“横折弯钩”,二人合作完成“几”字,运用如此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相信他们的印象会十分深刻。
课后组内老师进行了研讨,庞老师根据本班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时牢牢利用情境图,识字的同时还进行说话、写字的练习,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新课程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字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材料,同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作为低年级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借助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