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要素,趣味归类识字

时间:2022/9/23 21:18:43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133次

9月21日,迎着凉爽的秋风,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语组的老师们齐聚二(2)班,共同聆听陈燕老师执教的《树之歌》。这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一连串树的名字中蕴含着木字旁的汉字,让学生感受到汉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陈老师体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把识字教学寓于游戏活动之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趣味性识字的原则;二是注重把内容理解寓于情境体验之中,使学生的识字学习活动变得鲜活起来;三是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寓于课外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的识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2.jpg

陈老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聚焦单元要素——归类识字

整个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设置了不同的识字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归类识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陈老师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将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圈画出来,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引出形声字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课外利用这种方法进行识字。

二、辨识树木特征——指导朗诵

初步感知课文时,学生们已经圈画出树木的名称,运用拍手读、同桌合作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儿歌时,“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守北疆”等词语适当重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进一步找到这些表现树木特点的词语,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时提取信息的能力。

整首儿歌一共有四句话。教学时,将表现树木特点的词语呈现出来,抓住“高、壮、像手掌”、“叶儿红、披绿妆”、“喜暖、耐寒”这三组词语,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词语对应的观察角度,从而指导学生从形状、颜色、习性等方面读背儿歌。

三、感受文本特点---练习仿写

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情趣。所选的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在课堂上拓展延伸,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并有意识地模仿《树之歌》说一说。比如:“杨树直,榕树茂,柳叶弯弯像眉毛。”“榆树高、槐树壮,银杏树叶像扇子。”“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情。

1.jpg

课后,组内老师参加了评课,大家肯定了陈老师在课堂上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孩子的积累。同时也指出:儿歌朗读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拍手读、合作读、打着节拍读等,让孩子在课堂上就能做到熟读背诵,高效学习。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由浅入深,多角度挖掘文本,老师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文本不只是文本,力图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画面。

3.jpg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