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趣”处,灼灼教研时
时间:2022/3/4 8:23:02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447次
三月,春风如酒,扑面微寒;三月,春日如歌,明媚盎然。3月2日下午,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高语教研组再次相约,共赴一场教学研讨之会。本次由王丽君老师于五4班执教《红楼春趣》,展现一堂别样课堂。
一. 疏通词句,厘清情节
王老师从学生的红楼故事引入课题,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注释,关照名著《红楼梦》,接着通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促使孩子交流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多结合、少细究,接着学生展开阅读自学,圈画不理解的新词难句,共同交流,疏通课文,接着让孩子再次潜进文本,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梳理情节,串起“风筝”主线,脉络清晰,教学水到渠成。
二.梳理人物,对话宝玉
王老师随后让孩子走进红楼人物,通过梳理人物关系让孩子与文本再一次建立认识与交流,初步感受身份尊贵的公子小姐与地位卑微的丫鬟仆人之间巨大的身份差距,接着让孩子抓住描写怡红公子宝玉的句子,完成人物介绍卡,小组合作交流宝玉印象,通过代表汇报展示的方式展开研学交流,课堂氛围轻松浓厚,充分挖掘孩子的探究能力,此外老师针对难点巧妙点拨,拓展原著,对照阅读,建立对宝玉更丰满、立体的人物印象,从而激发孩子对个性鲜明有趣的红楼人物的浓厚兴趣,提升孩子的阅读期待。
三.述说风筝,走进名著
最后,王老师带学生再次聚焦“风筝”,感受曹雪芹笔下多次出现的风筝背后隐藏的深刻意蕴,暗示红楼人物的悲惨命运,从而理解单元导语“惜红楼梦断”的悲剧含义,最后通过名家眼中的红楼,激发孩子去寻找自己的“红楼”世界。
聆听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后,高语组老师们针对略读课文教学路径、针对一篇带名著教学难点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与讨论,对王老师的课堂设计更是提出了宝贵意见,青年教师教学要敢于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展现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吴校长指出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思考课中练习的巧妙设计与安排,挖掘学生能力的生长点,扎实学生成长的细节处。
春风十里,万物复苏。通过此次的教研活动,城西高语组教师们将不断汲取力量,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继续耕耘在城西这片春意盎然的沃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