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字之趣,习表达之法
时间:2021/12/17 19:26:42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561次
12月15日,暖暖冬日的午后,全体低语组老师齐聚二(1)班,聆听贡老师执教教研课《风娃娃》,这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较近,在教学中,贡老师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爱学、乐学。
1.多重方法理解字词。理解词语,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重要载体。词语理解,提倡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不要机械地用字典里的注释来理解。本文是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课前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课中,贡老师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演一演、实物演示等多种学生能理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语,如“断断续续”,老师先进行错误演示,学生观察后再自主纠正演示,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水一会儿流、一会儿不流,一会儿流得快、一会儿流得慢,这就叫断断续续。再如理解“鼓起腮使劲吹”一词,先观察插图中风娃娃的动作、表情,再通过表演的方式来理解掌握,一个个小风娃娃学得可带劲了。此外,还加人了图片、视频、音频等拓展资料,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帮助学生轻松、准确地掌握了字词。
2.借助关键信息,梳理文章脉络。本文思路清晰,讲述了风娃娃来到田野、河边和广场所做的事,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在本课的教学中,贡老师重点教学了“吹转风车”“吹动大船”这两件事,首先,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学习“吹转风车”这件事,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接着,由扶到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研读“吹动大船”这件事,借助关键词填写表格,最后留有悬念,风娃娃来到广场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相信学生已能用学到的方法来自主学习了。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课后,老师们就这节课展开了讨论,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朗读指导还不够多、不够到位,本节课中对于生字词的朗读指导已比较到位,但对于句子、段落的朗读指导还存在欠缺,不应为了赶流程,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更扎实、更深入的指导;文中第二、三自然段中出现了两处拟声词,“哗啦哗啦”和“嗨哟,嗨哟”,教学中,还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加了逗号和不加逗号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拟声词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为《语文园地八》中拟声词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未留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点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