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学生生活,用心感受雷雨
时间:2021/6/9 19:53:51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156次
6月9日,正是夏日里最热闹的时分,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语组的所有老师齐聚二(1)班,共同聆听了李息梅老师执教的研讨课《雷雨》。《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本单元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主题,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乐趣、发现秘密。课文描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恩赐。
李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符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再通过看图拓展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一、以词串学,带动全文。
字词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字词是篇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字词,巩固生字的认识。这三组词语正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个场面的展现,复习这些词语,可以降低概括课文的难度,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为中年级教学奠定基础。设计这一课时,李老师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来把握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体验这篇文章的魅力。如:抓住课文中的“垂”与“坐”的体验,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而在课外词语这一块,在课前先让学生说说关于“雨”的四字词语,而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与场景,适时让学生理解“电闪雷鸣”“哗哗大雨”“雨后彩虹”,并让学生进行积累。
二、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阅读中,加强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习默读,为三年级的阅读做好过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来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课文的插图也是一种文字,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可以降低阅读难度。教学中始终以“读”为本,通过自由读、情境读、想象读、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观察细致入微。
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自己说说,雷雨前都写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己抓住“满天、黑沉沉、压、一动不动、垂”等词语去品读,读出雨前的压抑、先动后静、电闪雷鸣的景象,带领学生去看“闪电”的动画图,听越来越响的雷鸣声,让学生身临其境,读出画面,读出真情来。
而雷雨中,让学生自己读,交流读懂了什么,学生说到了雨大,引导他们都从哪些地方了解雨很大,学生从“看不清”,从“哗,哗,哗”与“沙,沙,沙”的比较,体会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而当一个学生起来说自己“渐渐地”,李老师顺势而导,能去掉一个“渐渐地”吗?在学生的讨论中,学生明白了遣词造句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使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