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文本解读实践
时间:2021/4/17 20:45:21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428次
一次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文本解读实践
——第八周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活动
文本解读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它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它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过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效果足以体现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的深度。它要求教师把握单元整体性,关注板块特性,整合教学内容,落实单课目标,实现单元的整体教学,促进语言学习的整体发展。4月16日,潘万仪老师在四(4)班进行了一次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文本解读实践,英语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厘清教材体系,剖析文本主旨
从教材的纵向分析,教材的话题和功能呈螺旋上升,循环有序。本单元是谈论衣服的话题提升,又是物主代词的初次接触。
二、立足课标理念,汲取单元主题
单元是主题意义的基本单元,单元的主题的确定必须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文本。《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教育部,2017)。因此,在确立单元主题前,教师应该考虑的是,本单元的主题语境,主题意义,主题功能分别是什么?教材中是否有相关图片或者文字透露着主题的信息?编者想传达的育人价值又是什么?
三、定位课时话题,整合板块内容
单元中各板块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如果过于关注某一板块或者某一课时的内容,而忽视了板块或者课时在单元中的地位,以及与本单元中其他板块的内在联系,那么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曹伟华,张琦,2018)。因而,有些板块可根据教学所需进行适当增删,重整,调序,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单元主题的确定能引领课时话题的设定,也能统筹课时内容的安排。教师需要立足主题,再读文本,分解主题,确立话题。笔者在话题设定时更多思考的是,该话题能否囊括板块的核心内容,能否突显课时前后联系又不偏离主题,依托话题是否能勾勒出与主情境下的子情境。在整合板块时,应该思考,哪些板块属于核心板块,哪些属于非核心板块?板块的功能是否类似,可否删减,重组或开发?依据板块内容可设计哪些可行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操作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指引其不断深入学习。
四、设定课时目标,推进活动实施
单元教学目标应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围绕主题引领学生活动进行整体设计(王琳珊,2019)。它是指引课时目标制定的方向,课时目标各有侧重又是服务于整体目标。无论是单元教学目标还是单课目标的设置都应依据课标和教材,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它所陈述的内容是可测量的。以单元总目标为指导,在课时目标设置时,教师应思考的是每个小目标是在何种条件下进行?需要有哪些具体明确的要求?要达到何种预期的程度和效果?根据这些目标会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如何让读者从目标可看出教学活动的推进?
五、挖掘文本内涵,再构语言情境
再构情境和文本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应巧妙的挖掘板块间的连接点,无痕的衔接教学情境,让教学内容体现单元的整体性。潘老师让学生创设Helen问Su Hai的衣服,进行了文本的挖掘,再构了语言情境。
多维度解读单元文本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前提,二者又相辅相成。教师站在单元的高度解读文本能使教学设计更清晰明了,系统有序。因此教师在解读单元文本时,应关注单元主题的准确界定,总分目标的合理设置,知识内容的梯度递进,课时板块的内在关联,文本语境的延续再构,课时语境的真实创设,教学活动的紧密衔接,这都将可促进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促使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