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想象齐飞,心愿与情感共存
时间:2021/3/9 21:30:29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394次
3月3日,晴空万里,淡淡的春色正在校园里一点点地蔓延。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语组的所有老师齐聚一(1)班,共同聆听了陈燕老师执教的研讨课《四个太阳》。这篇课文的作者凭借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送给四个季节,表达了作者四个美好的心愿。课文语言优美,构段方式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读起来使人感觉亲切、惬意。本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关注孩子的原有经验
课题《四个太阳》本身就让孩子带有浓厚的兴趣,太阳都不陌生,可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却是孩子从未见过的,陈老师充分利用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期待,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本,来感悟、来表达,如:夏天骄阳似火,你在外面是什么感觉?冬天冰天雪地,上学路上你有什么感觉?通过文本唤起孩子的生活体验,进而感受到了作者希望夏天一片清凉,冬天一片温暖的美好心愿。
二、关注孩子的语言习得
本课教学中,陈老师注重孩子语言的习得和表达能力,创设了说话的情境,有效的利用生活资源,把学习语文和热爱生活有效整合。如“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就这一句进行了有效拓展和训练,松鼠姐姐来了,蚂蚁弟弟来了,小朋友们来了,落叶会怎么邀请他们?打开了孩子思维的大门,“蚂蚁弟弟,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有红红的苹果,有酸酸甜甜的葡萄,你快来品尝吧!”抓住课文中可训练的点展开,引导学生回顾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一设计使学生从书本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任他们在自由广阔的天地里展翅翱翔,尽显风采。
三、关注孩子的发散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笔知识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节课设计了想象环节,让学生学习教材的同时,不拘泥于教材,进而超越教材,小作者有美好的心愿,我们小朋友的心愿又是什么呢?抛出一个问题“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让孩子用语言去表述想象的世界,在具体的语境中再一次习得语言的美丽。
课后,低年级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展开了讨论,课堂上要关注孩子的朗读状态、朗读情绪、朗读兴趣,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一读、比一比,利用课堂时间训练孩子的朗读水平。其次要引导学生挑战更高层次的表达,不能所有学生的训练点都在同一个高度,好学生、中等学生、后进生的语言能力,老师心中要有不同的尺子来衡量。
春天是新的开始,一切欣欣向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像春天的万物一样,多姿多彩、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