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
时间:2020/11/25 20:58:28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497次
11月25日,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语组的所有老师齐聚三(1)班,共同聆听了徐香老师执教的研讨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教学中,徐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一、抓重点词句,美读感悟。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徐老师重点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让一幅幅美丽富饶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西沙群岛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上,徐老师让学生初读之后,有了自己的感受,再带着感受读,这时候学生朗读时自然发生了情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的词语,学生通过对这些重点词语的朗读、理解、想象,对文本又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朗读有了提升,对文本语言文字美的体会也更深了。如学生通过对“懒洋洋地蠕动”“威武”等词语的反复品味朗读,得到了许多独特的感受:海参慢慢爬动的姿态,大龙虾威武神气的样子……
二、运用文本,感悟写作技巧。
徐老师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指导学生读书时抓住中心句、关键词概括段落意思,从而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文时,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相机学习中心句所在的第一自然段;然后让学生合作学习,快速默读思考,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再读最后的自然段,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作者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举一反三方可掌握,课堂上徐老师还鼓励学生说说写哪些作文可以用这种方式,学生明白了在写家乡、校园或美丽的季节时可以用“总、分、总”的写作方式。
三、重视语文知识的渗透和积累
1、修辞手法的体会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拟人或比喻,读来格外生动、形象。徐老师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特点,体会精妙,让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妙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感悟更能落到实处。
2、优美语言的积累
整篇课文都是用美丽的语言堆砌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徐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优美的词句。在一遍遍地朗读、感悟中,学生自然而然积累了不少句子。除了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积累之外,李老师还结合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进行了说写的迁移训练,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课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整节课教学思路很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都体现得很突出,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板书的设计也很新颖,图文结合,紧扣文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