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绘本之手,写有趣故事
时间:2020/12/25 21:22:07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4049次
12月24日,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语组的所有老师齐聚二(5)班,共同聆听了陈燕老师执教的写话课《母鸡萝丝去散步》。《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搞笑的图画书,全书文字极少,但是图画感趣味十足,深受孩子喜爱。课堂教学版块分为三个部分:(一)导入绘本,激发兴趣。让学生看图猜成语,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绘本的期待。(二)渗透方法,活学活用。本节课借助绘本,引导孩子写话,主要关注两大训练点:连用动词和开口说话。出示图画,引导孩子从身体各个部位去发现动词,让人物形象饱满生动起来,为后面练习说话做好铺垫。(三)课堂练笔,内化方法。围绕两个训练点当堂练习,让孩子从剩余的两个场景中选择一个写一写,巩固今天的方法,让孩子的能力不止体现在口头表达上,更落实在笔上。
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这节课的细节,展开了评论,大家认为,陈老师借绘本故事,落实写话要素,是非常可取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读图比读文更有兴趣。所以,第一学段写话可以利用图画展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中精彩的图画是极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提升其写话能力。
一、指导方法有梯度
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文字非常简洁平淡,但画面十分丰富有趣,文字与画面形成相得益彰的互补。文字的空白处,恰好是孩子写话的重要来源。本节课落实两个训练点:连用动词,开口说话。两个训练点层层展开,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身体的各个部位去发现动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孩子得到了扎实的训练。另外借助语言把画面写生动,引导学生让图中的人物开口说话,让画面更加丰盈。
二、学生写作有抓手
老师在教学中由扶到放,教给学生方法后,出示两个场景让孩子选择自由选择书写,孩子有了之前的说话训练,在书写这一块可谓水到渠成,精彩的话语在笔尖流淌。
三、课堂教学有情趣
低年段学生处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天生的图感,使其能从精彩斑斓的图画中获得无穷的阅读乐趣。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当故事大王,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
学生精彩片段:
母鸡萝丝哼着歌,慢悠悠地绕过池塘,它依旧昂着头,挺着胸,大摇大摆地往前走,根本没有注意到身后的狐狸早已馋得口水直流,狐狸在身后猛得一跳,眼看就要扑到母鸡了。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枝头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说:“母鸡萝丝,小心啊!快跑!你身后的狐狸要吃掉那你啦!”石头上的两只青蛙呱呱呱的叫着,好像在说:“这只可恶的狐狸,又出来做坏事来了,真是太讨厌啦!”不料狐狸一下子扑到池塘里,溅起一阵水花,身上都是是水,浑身湿淋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