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识字之美,读课文之趣
时间:2020/12/14 17:43:21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4162次
12月10日下午,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语组的所有老师齐聚一(1)班,共同聆听了陈燕老师执教的研讨课《青蛙写诗》。
《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
一、优化教材,合理解读
陈老师在教学时让儿童走进文本,让雨天和小青蛙相遇,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并通过情境巧妙地引出“淅沥沥、沙啦啦”两个拟声词,帮助学生化解了词义难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用上这两个词来说话,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境不仅可以再次理解词义,而且学会了如何运用,提升了词语教学的质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特意出示青蛙写的没有标点的诗,让儿童通过朗读实践,感受句子中没有标点的弊端,为接下来体会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埋下伏笔。
二、注重朗读,逐层指导
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朗读,因此一定要有具体的指导,并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这一环节老师精心设计了朗读指导过程,先是听老师的范读,要求“眼睛跟着声音走,老师读到哪里,小朋友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让儿童直观感知朗读的要领;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再是开火车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的质量。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把重点定位在把课文读通、读顺上,尤其是“读顺”,这是是低年级儿童学习朗读的重点,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一句一句朗读,一行一行朗读,指导儿童连贯地读出句子,扩大儿童朗读的视域。这样具体的朗读指导,对开始学习朗读的低年级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三、直击重点,穿插识字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教学中,教师通过标点符号和小蝌蚪、水泡、一串水珠图片的对比,形象、直观地帮助儿童识记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的写法;然后再通过老师朗读示范感受这些标点符号的作用;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进一步体会这些标点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学生反复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节奏和情趣。随文识字教学安排了“串”、“雨”两个字的教学,“串”以学生喜欢的肉串、糖葫芦串为例,引申到生活中的“一串脚印”、“一串钥匙”丰富了这个字的内涵。“雨”以古文字开启学生的想象,雨,水从云下也,让雨这个字真正走进学生的视野。
课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站在了学生的认知角度,主要围绕识字和朗读展开教学,彰显了低年级的课堂特色,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关注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听同伴说,听老师说,学会向同伴学习。
低年级课堂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知识性,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通过课堂的学习,缩短与同伴之间的差距,让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好地生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