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统编教材之妙手,让语文要素落地有声

时间:2020/10/30 17:53:50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4531次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0月28日,在这个果实累累的金秋十月,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语组的老师们齐聚三(2)班,聆听了郝高明老师执教的研讨课《搭船的鸟》。

《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描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作者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活。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到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6.jpg

一、阅读与观察相结合

教学时,郝老师紧紧抓住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地品读,“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抓住了这些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只彩色的小鸟,学生带着喜爱的感情去读,加深孩子对翠鸟的印象,同时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抓住翠鸟的爪子、眼睛等来写呢?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要抓住事物的显著特点来描写。

5.jpg

二、阅读与赏析相结合

孩子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品析词句,灵活内化的过程,郝老师在带领孩子学习翠鸟捕鱼的段落时,引导孩子去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并联系图片说动词,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说翠鸟捕鱼的经过,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带领孩子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翠鸟捕鱼时敏捷迅速,是一位捕鱼高手。

三、阅读与练笔相结合

郝老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了小练笔,让孩子观察小白兔的外形,抓住显著的特点来描写,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学以致用。除了观察事物静态的样子,还可以借助动词观察事物活动的样子,有动有静,万物彩摇曳多姿!

7.jpg

课后,老师们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认为,郝老师借助一篇课文,带孩子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这个切入点十分难得,课本学习就是个例子,引领孩子走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才是目的。统编教材特别注重孩子语文要素的养成,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要深入钻研,让语文要素落地有声!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