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自主合作探讨

时间:2020/11/13 14:36:28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4096次

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自主合作探讨


2020年11月5日,英语组全体成员开展了第十一次教研活动,首先是由杨巾慧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然后,齐聚英语组办公室,共同探讨了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课堂的组织与开展。

杨巾慧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课堂的组织与开展的几点:

QQ图片20201113144224.jpg

一,英语文化知识的巧妙渗透。

语言生长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就要学习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吸纳并传播英语文化是英语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之一,要使小学生在增进文化了解的基础上逐渐融入西方特有的表达语境,而避免不知不觉地产生“中国式的西方文化”,甚至造成语用的错误。每单元的Culture time一般与其他板块的语境息息相关,尤其是从Story time的语境或词汇中延伸而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指对学习新知识起支持作用的原有知识,或者能使所获得的新知识被固定在认知结构中某一部位的那些知识)。杨巾慧教师在情境中适当地带读个别单词,使学生因Culture time生长在Story的语境上而避免单独记忆Culture time,从而形成记忆框架而减轻记忆负担;又因为符合文化语义的“情境性”而激发学生对文化中词汇学习的热情和提升学生文化感知的力度。同时借助想象,使Culture time更贴近学生实际,避免了孤立的、生硬的灌输,则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这愉悦的情感中思维,从而提高文化学习的效果。

二,运用儿歌,学生自主体会语音。

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流利的发音,以达到能正确地听懂别人的谈话和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的能力的发展。进行语音教学时,众多的读音规则,更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产生畏难的焦虑心理,诗歌是语音的艺术,歌谣不仅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而且韵律本身就是语音的艺术,既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语音,又可帮助学生辨别区分相似近似音。歌谣易学好记,朗朗上口,是语音教学的好形式。杨巾慧老师让学生在朗读儿歌中,体会儿歌韵脚发音,从而学生自主发现语音规律,学会“Y”的语音。

三,真实情境下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从学习中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最后将学习的结果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英语要达到交际,就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英语为非母语的国家,我们没有英语的氛围和社会环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是来自课堂,因此,要想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有持久浓厚的兴趣,更快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我们就必须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英语环境。因此,杨巾慧老师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成为一名小记者,采访了解同学的家人的职业情况。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杨巾慧老师没有采取以往那种低效的“生讲硬灌”的模式,而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准真实”的教学活动任务,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和生活经历中的一切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必然导致学生的差异性问题。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 ,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 而其他人可能只是“观众” 。对此,杨巾慧老师注意到了,她尽量保证情境中“角色”分配的公平和机会均等,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去。

QQ图片20201113144203.jpg

四,通过写话,输出语言,内化语言。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英语写作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英语写作是运用已掌握的内在化语言知识和表达方法,通过思维进行外在化输出的创作。Swain(1985)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生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了语言习得的目的。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在化,有利于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

杨巾慧老师选择了贴合学生生活,迎合学生口味,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词汇、语法的正确使用是英语流畅表达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写话训练重视词句的准确与精准。词汇量的匮乏与语法结构的混淆阻碍了学生在写语段、语篇时的表达,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因此基于教材内容,杨巾慧老师在写话指导过程中,先是让学生说,不断帮助学生巩固并拓展相关语言知识,丰富语言词汇,巩固语法。学生在先前的“说句”过程中对于句子的结构和语序以及语法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语感,现在通过写话,将句子很好地输出,细化了知识点,使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

五,以拓展阅读为载体,拓展课堂德育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堂教学是知与情并重的载体,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教育要求下学会知识并且掌握运用知识的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方面的学习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杨巾慧老师通过让学生阅读课外短文,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与课堂中的主线“I want to be…”呼应。进行了尊重各种职业的情感教育,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QQ图片20201113144214.jpg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