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也能“唱反调”?
时间:2025/5/9 9:07:21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65次
白发也能“唱反调”?
—— 魔法课堂解锁苏轼的“少年心
“布谷——不如归去?”“才不是!是‘加油!加油!’” 5月7日,六年级(1)班的教室里,丁芬老师正带领同学们用声音“破译”苏轼密码。一堂别开生面的《浣溪沙》古诗词课,让同学们见识了古人面对困难的“神奇魔法”。
课堂伊始,丁老师用几段简单明快的旋律线,引导同学们猜想苏轼在词中的心情变化。“这条线先低后高,就像苏轼从下雨天不开心,到后面又高兴起来了!”一位同学指着屏幕兴奋地说。结合生动的动画时间轴,同学们快速了解了苏轼“被贬三次”的坎坷经历。
理解词意时,丁老师有妙招。“兰芽短浸溪”变成了“刚冒头的小芽芽泡澡”,“萧萧暮雨子规啼”则让同学们化身“动物配音员”,模仿子规鸟叫,争论它是“想家了哭”还是“在喊加油”。当湖北蕲水那“不听话”的“西流水”图片出现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水还能倒着跑?太酷了!”丁老师顺势引导:“这反常的水,就是苏轼发现的‘魔法’,它告诉我们——谁说人老了就不能有少年心?”
最让同学们拍手叫好的是“唱反调”环节。对比白居易诗中“黄鸡催人老”的忧愁,苏轼一句响亮的“休将白发唱黄鸡!”让大家恍然大悟:原来白发也能“唱反调”!丁老师笑着说:“看,苏轼用乐观当‘魔法棒’,把叹气变成了加油声!”
在场听课的语文教研组长周老师点评道:“丁老师把深刻的哲理‘翻译’成了孩子们能懂的语言和游戏,‘唱反调’这个设计太妙了,瞬间抓住了核心,点燃了课堂!”王老师也赞叹:“用旋律线表达情感变化,将抽象的古诗意境具象化,跨学科融合得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