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组教研活动:质量分析思得失,凝心聚力共提升
时间:2025/4/28 8:48:21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7次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下学科素养评价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期中过后,低语组老师参加了期中素养测评反馈会,本次活动由庞巧妹老师主持。
各年段老师分年段进行小组讨论,老师们针对本次的期中素养测评卷展开激烈讨论。老师们从本次期中素养测评分析的知识点考察、得分失分情况等进行了具体分析,不仅分析了学生的答题情况,同时也分析了教师教学情况。分析具体且深入,为以后的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
本次期中素养聚焦于语文核心素养,全面考察了1-3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阅读理解能力及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检测结果整体平稳,反映出教学中的优势与待改进之处。
一、 整体情况与主要亮点
(1)基础扎实:绝大多数学生拼音认读、生字识记、课文背诵等基础内容掌握牢固,尤其低年级学生对教材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掌握较好。
(2)书写习惯初步养成: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书写态度认真,低年级学生的字迹工整度有显著提升。
(3)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对图文结合、贴近生活的题目(如看图选词、简单情境对话)表现出较高参与度。
二、 暴露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拼音与字词基础:部分孩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阅读理解能力:
提取信息困难:在短文或图画中寻找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的能力较弱(尤其一、二年级)。
理解表层化:对简单句子含义理解尚可,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简单情感的能力不足(尤其二、三年级)。
图文匹配能力待提升:部分学生看图后难以准确提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
3.语言表达与运用:
写话/习作:
句子表达:存在句子不完整、不通顺(缺主语、谓语)、搭配不当问题。
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使用混乱或缺失现象普遍,逗号滥用或不用。
内容与条理:看图写话抓不住重点(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简单或偏离图意;三年级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条理不清。
词语运用:词汇量积累不足,运用不灵活,如近义词选择、词语搭配(如“高兴地______”)出现错误。
三、教学改进方向与措施
1.夯实基础,强化规范
拼音与字词:针对易混淆点进行专项对比练习(游戏、卡片);加强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持续严格要求书写规范(笔顺动画、田字格范写、互评)。
词语积累:结合课文与生活,丰富词汇库(词语开花、近反义词练习);加强词语在语境中的运用训练。
2.深化阅读策略指导:
低年级:重点训练图文结合找信息(指认、圈画)、提取显性信息(谁、什么、哪里)。多进行“听问题找答案”练习。
中年级:加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初步训练。教授简单的阅读方法(如带着问题读、寻找关键句)。
3.提升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句子训练:加强句式练习(扩句、缩句、补充完整句),强调句子主干结构。进行修改病句的专项练习。
写话/习作
低年级:紧扣“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利用图片、问题支架(谁?在做什么?)引导说完整句、写通顺句。
中年级:加强观察与细节描写引导,学习按一定顺序(如事情发展、空间方位)表达。
标点符号:将标点教学融入阅读与写话全过程,通过朗读体会语气(句号-陈述,问号-疑问),明确不同标点的作用并进行专项练习。
“的、地、得”:结合实例归纳用法口诀(名词前“的”,动词前“地”,补充说明用“得”),在句子练习中强化运用。
4.培养良好习惯
审题习惯:教授圈画题目关键词(如“划出”、“选择”、“填空”)的方法。
检查习惯:预留时间,引导通读答案检查字词、标点、句子是否通顺,有无漏题。
本次活动清晰指向了语文素养培养的关键节点,后续教学将聚焦基础巩固、阅读能力进阶和表达规范提升,强化实践运用与习惯培养,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