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维过程 成思维能力

时间:2025/5/23 15:08:52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74次

寻思维过程 成思维能力

521日上午第一节课,城西分校全体高语组教师齐聚五(1)班教室,聆听贡振芳老师执教的《田忌赛马》。《田忌赛马》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课文短小精悍,以“赛马”为线索,生动讲述了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巧用智谋,改变马的出场顺序,帮助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赢得胜利的故事,塑造了孙膑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7942789929745584488&skey=@crypt_70138ccf_bc0c09b94f28d9197824a7ad39292c2f&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

教学中,贡老师紧扣孙膑这一人物形象,从赛马现场——观察现场——出谋划策步步分析胜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本课充分体现了思辨的特点,贡老师的教学也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言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在语言的理解中推想思维过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思维过程”和“加深内容理解”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在教学中,贡老师很注意这种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在第2小节的学习中,贡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圈画关键词句,交流探索文字背后的思维:孙膑在赛马现场有了哪些发现?分别说说对马的发现和对人的发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马的脚力相差不多”,理解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的奔跑速度差不多,抓住“经常”“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他们一直都是按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这样的方式在赛马,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句意。这段话的理解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推想孙膑的思维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思维的外显中明了思维过程

“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说是重点,是因为思维过程是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所在;说是难点,是因为思维过程是内隐的,不易发现,也不好表现。因此,思维外显成为本课必选的教学手段。这不仅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外显,还指学生的思维外显。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外显,才能使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成为可能。

在本课的教学中,贡教师三次通过图式来实现思维的外显。第一次要求学生说故事梗概。抓住时间顺序词和主要情节,通过阶梯图示来呈现,不仅让学生的理解从模糊到清晰,也让思维从线性到结构化,较好地呈现出了故事情节展开背后的思维。第二次要求学生“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标画对阵图,就是用三条线表示课文中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这是课文语言内涵的外显,也是比赛过程的外显,更是孙膑妙计的外显。连线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学生阅读、比较、梳理的过程。第三次要求学生“理解了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后,用简单图示展现出孙膑的思考”。 “怎么想出这个妙计”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关键,一次从语言到符号的转换,也是一次使思维从模糊笼统到精确明晰的进化。

小满至,阅读时:麦田里的麦穗未满却饱含希望,恰似孩子们的求知之路。教学如耕耘,不必急于“填满”,留些空间让知识自然生长,留些空间让思维悄然生成。带孩子们阅读、思考、感悟,用“小满智慧”守护他们的探索欲,静待成长的惊喜!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