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组教研活动:绘声绘色讲故事,活灵活现用动词

时间:2025/5/22 23:40:34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20次

5月21日,下午第一节课,全体低语组成员齐聚一3班,聆听许建芳老师执教《小猴子下山》一课。

这是一篇童话,课文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去,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了大西瓜就扔掉了桃子去摘西瓜,看见了兔子就扔掉了西瓜去追兔子,结果没追上兔子,小猴子什么也没得到。

a.jpg

一、先扶后放,学会学习

这篇课文以反复的形式呈现小猴子在几个不同的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许老师采用详细教学第一自然段,放手让学生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以三个问题锻炼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积累短语“又()又()”。

b.jpg

二、简单推理,落实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理”。这是语言与思维的一种转换,了解课文内容,学生会有所思考,应该能做出一些推断,但是这里的推理看似简单,实则是有难度的,关键是否能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推理,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这样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需要孩子多读课外书,从阅读与思考中提升自己。

c.jpg

三、积累动词,运用动词

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积累、理解、运用动词,课文每一个自然段都有动词,圈出这些动词,认识并理解这些动词,可以关注他们的部首,可以做出这些动作,可以说出带有这些动词的句子等,变换着形式来理解它们,为运用这些动词打下基础。许老师设计一个课后作业:“观察一个小动物,写几句话,注意写出它的动作。”或者是(谁)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通过让学生写几句话,来加强对动词的理解。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