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盛贤二月理论学习

时间:2025/2/25 19:48:38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30次

跨学科主题学习:撬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本文分析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的背景、实质突破路径,结合教师实施的以下困境:如何选择跨学科单元主题、如何设定单元目标、如何构建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跨学科评价等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突破方法。

一、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跨学科单元主题一是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以实现知识的应用价值。二是要与学生的心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相契合。

二、界定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学科概念涉及某一学科内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而跨学科概念则指那些能够跨越不同学科界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和原理。在确定这些概念时,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要求,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共通之处,从而在不同学科间架起桥梁。

三、设定跨学科单元目标,第一,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和要求。第二,结合选定的主题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跨学科单元目标,以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第三,细化和分解跨学科单元目标。教师可将总目标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确定实施计划和评价标准,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效。

四、构建跨学科单元驱动性问题,首先,深入理解主题内容和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主题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设计好跨学科单元驱动性问题。其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最后,精心构思和优化跨学科单元的核心问题。教师不仅要专注于提升问题的吸引力,确保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连贯性以及问题难度的递进性,还要运用人工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洞察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短板,从而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又能融合多学科知识的问题链。

五、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群,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群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中的关键环节。这些任务群应具备持续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实践。在设计时,教师应从主题内容和核心素养要求出发,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

六、设计跨学科表现性评价,教师应结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相应的评价体系与方法。例如,教师可采用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口头报告等方法来评估学生的表现,并结合学生实际确立评价标准和权重分配方案,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教师还应关注评价反馈和评价结果的应用,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和优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针对性。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