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息梅老师四月理论学习摘抄
时间:2025/4/16 19:48:01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6次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从学习概念史的考察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人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样态,其存在与学科之间彼此切割而排斥异己的知识模式相关。因此,跨学科的概念理解需要置于学科背景下进行。学科“指一种特殊的品行训练,旨在教导正确的行为、秩序和自我控制”。即是说,知识是通过对知识生产者的规范或操控而生产的,不同的知识学习者通过专业化训练,接受不同的学科规范方法和真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进化,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交融愈加复杂,“科学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不是单值的,而是多值的”,一个研究现象或问题很难再通过单一的知识获得解释和说明,客观需要跨越单一学科的边界,在学科跨界融合中寻求解决。基于此,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被界定为学习者围绕某一问题或现象,通过一定形式进行的学科对话或互动,以在学科整合、转化和超越的相互作用中习得新知识的方式。更为具体的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概念则可描述为:教师以社会生活某一主题为引领,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整合多种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运用和体验,发展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学科性、关联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学科性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回应学科究竟是如何被整合、转化和超越的,以及这些相互作用产生了哪些新的知识等问题。关联性解释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涉及不同课程知识的整合、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利用、校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实践性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注重课程知识与现实实践的联系,促使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多样性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具有多种实践途径,诸如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学习、现象学习、基于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学习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