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学期城西分校英语组第16周教研活动
时间:2024/12/21 21:29:48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441次
2024年秋学期城西分校英语组第16周教研活动
2024年12月17日,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英语组全体教师参加了基于“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的研讨活动。
曹婷:
实施任务式语言教学、完具语用任务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 为例。该课的语言目标是学会询问对方的喜好,内容涉及语用知识。传统教学可能采取让学生机械反复朗读课文对话的形式进行操练.这种去语境化的练习无法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教师可以设置以“调查大家对动物的爱好”为目标的语用交际任务,要求学生使用“Do you like...?”等询问句式,对至少五名同学进行动物爱好调查,并简要统计对各种动物的喜好程度。在完成这个真实的语用交际任务中,学生需要考虑使用恰当的话语策略,比如开场问候、态度礼貌等,才能顺利获取信息。完成任务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任务完成情况,分析过程中使用语言的技巧,让学生互相评价语用表达是否得体。通过任务的设计、完成和反思各个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帮助学生在交际语境中感受和运用语用知识。
韦华:
构建英语语料库,丰富语用输入
针对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 Hello!见面问候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真实的问候语交际语料,建立小语料库,语料库可以包括英语国家见面问候的场景视频、与问候相关的图片、标准日常问候表达式的音频文本等。学生可以认真观察这些语料.分析不同时间 场合下的问候语言语用规范,例如见面问好时需要热情地打招呼,离别时要表明再见的意愿等。通过对比语料,学生可以深刻理解问候语的语用特征,养成在交际中使用恰当问候语的习惯。为确保语料的准确性,教师要避免使用过于刻板化或不合适的资源。最后,学生可以录制自己使用标准问候语的语音,形成个人语用学习档案,反复回顾语用知识的学习经历。
李青:
推行项因毅學法。宽善语用体验
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体验和运用。在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1 Hello!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英语问候小达人”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学生可以搜集文本及网络资源中的各种问候语.并录制视频进行集中展示.如早安问候、午安问候、晚安问候、生日问候等;设置不同场景(首次见面、离别、节日).进行问候语的角色剧演练;采访几位英语教师的问候习惯并整理报道。在项目中,学生在动手操作、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可以深人体验问候语的语用功能,主动分析语境与问候选择的关系,获得良好的语用经历。最后,学生需要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项目学习收获,完成一个丰富的语用体验,强化语用能力。
戚琪瑶:
基于单元主题,渗透词汇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文化在长期演变中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内涵教学中.我们要基于单元主题、拓展英语词汇文化内容介绍、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促进学生英语语用知识的有效习得。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1 I like dogs对动物主题的交流中,可以对“dog”一词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与渗透。在中国文化中,“狗”多为贬义词,如“人模狗样”“走狗”“看门狗”等,但是在英美文化中,“狗”却是人类极其要好的朋友,有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褒义内涵。
又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中tea这个单词时,可以渗透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理解。如英文里的“black”与中文中的“黑”字面意思虽然相同,但是用法却差异很大:如“black tea”在英文中叫红茶而不是“red tea”;“green”在英文中可以形容人做事没有经验,心态不够成熟,“pink”表示身体好,“blue”表示忧郁的心情,“red”表示生气。通过这样的主题拓展渗透与比较,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吴惠娟:
基于单元主题,补充话题素材提升语用
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用知识,还要有贴近生活的丰富的语言素材,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将习得的英语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英语技能。因此,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要合理地补充生活化的英语词汇,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素养。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5 What do they do?这一课的Think and write 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写一写“What do your parents and relatives do”。由于教材编写时间比较早,没能涉及新型职业如 courier(快递员)、delivery staff(外卖员)、boss(老板)、cashier(收银员)等,因此适时地补充这些生活化的词汇显得非常重要。这样能有效地保证学生语言输出的真实性和语言交流的顺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水平。
黄洁琼:
基于单元主题,转变培养重心促进语用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英语表达欲望.并积极转变培养重心,极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比如,在讲到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时,在拓展训练环节,为了训练句型“What...doing at home?”教师事先制作了一些问题和答案词条分发给班级的学生,在PPT上呈现一些人物头像时,手拿诸如“What is Liu Tao doing at home?”“What is Nancy doing at home?"“What is Tom's mother doing at home?"等,寻找搭配合理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这样的搭配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英语的交际性和英语语用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