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华5月份理论学习
时间:2024/5/25 21:51:50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793次
跨学科学习的设计框架
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合适的载体,载体和目标之间没有关联,学生在跨学科过程动,但是没有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跨学科的具体任务设计逻辑混乱。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关键品格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发展。
为了避免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跨学科学习要有对应的设计框架,让教师明白为何跨,怎么跨,真正地把握跨学科学习的性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确定跨学科学习的起点。
跨学科学习可以是学生围绕着真实的问题、现象、成果出发,也可以从不同学科中寻找可跨点。不论是哪种起点,都要有“跨”的思路。根据选择的主题,清晰界定跨学科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梳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的整合。
说得再明白一些,问题、现象、成果体现的是跨学科立场,围绕主题统领,在载体的牵引下,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各学科知识的链接点体现的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利用各学科相关的知识点,交互合力,环环相扣,步步靠近问题要寻求的真相。
二、明确跨学科学习的目标。
无论选择跨学科学习的跨学科立场,还是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都要有明确目标的类型和要求。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是使得学习者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还是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对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还是在跨学科学习中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这些跨学科目标,教学设计者在心中都要具体明确,并转化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三、设计适合的学习载体。
有了目标之后,需要选取适合的载体,并明确、优化和调整载体,保证和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根据目标,可以进行项目学习,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或者主题,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可以是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围绕着自己的兴趣点,选择一个多学科关联的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是综合实践活动,深入现实生活中,如实地考察、实验和研究等,融合多个学科的内容,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跨学科学习的载体没有固定,一定要从学情出发,根据学习目标,选择最佳的学习载体,促进学生对跨学科学习进行思考和探究。
四、根据载体设计具体学习任务。
比较简单的跨学科学习可能仅包含一个学习任务,而比较复杂的跨学科学习会涉及多个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考虑如何根据载体做好具体的任务设计。
比如,跨学科学习是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野外考察,研究当地的生态系统,这就要运用生物学,进行动植物的观察。运用地质学,进行地形地貌的分析研究。运用地理学,观察地理位置和环境情况。
再如,要进行项目学习,设计一个环保主题的社区花园项目,包括植物学知识的运用、花园规划的设计,这涉及数学和艺术。环保材料的选择,这与科学和工程知识有关。
总之,跨学科学习的框架总体呈现出跨—分—跨的思路,从跨学科的载体切入,明确跨学科学习的目标,进而在学科中获得营养,产生跨学科的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