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组第4次活动:让语文课堂更精简、更有效
时间:2023/3/17 20:52:46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005次
3 月15日,暖暖的春风吹拂着校园,低语组全体老师齐聚三(3)班,共同聆听薛家婧老师执教的《剃头大师》。《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溢满童真,文章语句生动,童趣横生。
薛老师在本节课中做到:
一、紧扣字眼,层层体会
上课伊始,老师抓住“害人精”、“剃头大师”两个词语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说说在文中分别指的是谁?品读课文后,最后在让学生说说学到这里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呢?谁又是“害人精”,情节开始了反转,学生也忍俊不禁,体会到了作者幽默、贴近儿童的表达方式。
二、目标清晰,重点突出
本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对学生来说,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由词语到句子,进一步的巩固——方法再运用,进一步的深化——学会多种方法灵活运用。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聚焦在“能运用查资料、猜想、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向别人请教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体会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品味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及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整体着眼,板块设计
引导学生围绕“剃头大师”“害人精”和小沙三个人物,梳理课文脉络,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打下基础。接着以对“害人精”的理解为范例,抓住几个对比,如将“剃头大师”与“害人精”比较,将“我”剃头时的表现与小沙的表现对比等。在比较中点拨学生对“剃头大师”“害人精”“世界上最优秀的顾客”相关句子的理解,推进学生对人物、故事的整体感知,从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课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吴校从练习设计的训练、说话写话的训练引导老师们巧用课文,用好写话本,给中年级语文课堂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