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讲故事,学习古文悟道理
时间:2022/11/18 10:53:27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260次
为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11月16日下午第一节课,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高语组语文教师齐聚六(4)班教室,聆听了钱嘉雯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一篇小古文。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全文只寥寥93字,但故事生动有趣,意蕴深刻,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这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佳作。
钱老师执教这一课时,首先介绍了本文是苏轼所作的一篇题跋,然后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懂意思。其次,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杜处士和牧童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品读,抓住了他们的神态、动作来分析人物的心情、想法,再现了文本中的情境,学生参与度较高。最后,钱老师多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小古文添枝加叶,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还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口吻来讲故事,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本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钱老师的课堂以指导朗读和引导想象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学法。课堂上以读为本,体会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形成语言感知能力。在琅琅书声的浸润陶冶中,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同时为讲好故事做了铺垫。钱老师还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合理想象,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对课文语言的积累、理解和表达。课堂上,钱老师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交流空间,让学生品读、感悟、批注、表达。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激励、点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到学习内容之中,达成目标,习得方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