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有趣文字,感悟四季之美

时间:2021/12/31 18:27:08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515次

12月29日,全体低语组老师齐聚一(1)班,聆听徐老师执教的教研课《小蜗牛》。《小蜗牛》是一则童话故事,它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耍,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教学中,徐老师设计巧妙,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把孩子带入了美妙的情境当中。

1.jpg

一、唱响识字写字的主旋律

识字是低年级课堂的主旋律,学生初读课文时,遇到一些未加注音的字,对于这些不认识的字,引导学生看图,大胆猜读。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图画已经做了明显的提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准确猜出字音。在写字环节中,本课4个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首先学生观察字形“对”“妈”是左右结构,偏旁相让后字形的变化,师相机板书,学生再练写,效果显著。因此学生字写得规范认真。

2.jpg

二、稳抓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本课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因此让学生自己尝试借着连环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本课两个主人公:“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男女生分角色扮演,参与度高,效果明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读出感受。比如“已经”一词,强调小蜗牛错过了原来的季节,分别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语速慢一点,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在朗读中就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亲切温和慈爱的蜗牛妈妈活灵活现地呈现在面前。

三、在生活中理解运用

小蜗牛爬行速度慢,很多学生对小蜗牛不太熟悉,因此,课上用图片和视频补充蜗牛的行动方式,从而扫清这个潜在的认知难点。本课借蜗牛的视角向学生展示四季的变化,尤其是树叶的变化。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然的好习惯。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