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 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1/5/28 11:52:38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520次
五月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低高语组联合活动正在阶梯教室有序开展着,本次教研活动由马然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火烧云》。
作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源于他们细腻的语言和独特的观察视角,他们的世界往往比普通人要更加感性、丰富,语言要更加立体、丰满。马老师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开启了学生言语学习的一扇明窗。
马然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词典中事实性解释与文学语言中生动、形象描述之间的不同,让学生发现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各自独具特色的美。
作家萧红对于颜色的敏锐度超乎常人,这是这一篇经典作品最值得学习的地方。马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有价值的教学重点,将作家萧红所写到的颜色进行分类学习,如红彤彤、金灿灿这一类词是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形容词;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一类词语叫比喻色,通常是描绘一种植物或水果的颜色;而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则是两种以上颜色的混合,马老师选择其中一类,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比喻色。经过马老师这样目标明确的引导,像珍珠白、柠檬黄、苹果绿、西瓜红、象牙白等色彩丰富的比喻色应运而生。这种高级词语的积累过程竟然如此自然、流畅。
如何引导学生把事物的形状变化过程写出来呢?马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可操作性示范。首先马老师出示了学生描写火烧云形状的句子,然后再出示作家萧红描写火烧云形状的句子,二者放在一起对比,学生立马就能看出作家萧红在描写火烧云形状的时候把形状变化的过程也呈现了出来,而且是千变万化,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马然老师整体做到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态度认真,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但有些课堂形式仍需要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课堂的促进作用。
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各位老师给予比较中肯的建议,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次教研活动可以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大家在教研活动中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教研已成为了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让每一次的授课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冥思苦想,而是成为了众多教师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