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语篇教学
时间:2021/3/29 20:15:13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345次
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语篇教学
——记城西分校英语组“有效课堂教学”第5周活动
教师在开展语篇教学时不仅要关注教材的文本内容,也要关注插图信息,插图是一种隐性信息,是对文本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语篇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插图信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阶段,而且图片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语言习得。图片呈现的丰富信息是文字难以全面表达的,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图片信息,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引导学生整合语言支架结构,促进学生语言的多样输出。
2021年3月25日,陈雨蕾老师在三(3)班进行了牛津译林版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 Story time 的教学,尝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鱼片教学。全体英语组成员积极听课,评课,讨论,总结。总结出利用教材插图优化语篇教学的四点做法:
1.插图的选择应指向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来呈现单调的文本信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新知。需要注意的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设计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插图的选择也一样。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具体的活动设计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切勿在选择插图时背离目标,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2.插图的信息挖掘应层层递进
应用插图时要避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做到层层递进,充分挖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将丰富的插图内容全盘托出,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解读效果,反而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为内容的增多会让他们觉得无从下手。
因此,在挖掘插图信息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呈现的方式。例如,第一次挖掘可以通过整体感知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图片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大致认知,难度较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次挖掘时可以重点解析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重准点知识,深化对重点知识的认识;第三次挖掘就可围绕具体细节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发现并补充关健信息外的信息,从而让文本内容合理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图片,从细节回到整体,思考图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
这样层层递进的挖掘能避免学生在纷繁信息中进行无序选择,让学生对语篇内容有了整体和细节的把握,语言习得和能力发展也水到渠成了。
3.插图的信息补充应基于单元话题,促进内容整合
虽然教材插图总体上内容比较丰富,但单课时语篇的插图有时还是不够契合实际的学情,需要教师对部分插图进行整合,或者补充某些图片。然而不是随便选用一张图片就可以用作内容补充的,教师要充分考虑语篇所在单元的内容结构以及语篇发展的合理性,充分分考虑语在教材设计中的结构和内容意义。此外语篇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发展、往往是基于整本教材设计的。整合、复现插图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语篇内容,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使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4.插图的整合分析应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每一张插图都不是孤立的。图片排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考查学生对文本理解能力的题型,该题型难度系数不低,学生操练很多却往往收效不佳。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把握图片之间的关系, 没有图片梳理意识。如果教师对每个课时的设计最后都能回归到图片整合分析上来,即教师分析图片的关系及顺序, 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那么杂乱无序的图片就会变成一个个带有思维标签的符号,不仅排序问题迎刃而解,就连复述内容也变得更加容易了。
教师在导入环节借图回顾并导入主题,为创设话题语境搭桥铺路;在新授环节借图分析并分解重难点,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穿针引线;在巩固环节借图拓展,为文本重构提炼要点;在迁移生成环节借图迁移,为文本运用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