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语文课堂,探秘海底提升素养 ——课题组第十七次活动报道

时间:2025/5/22 13:33:18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75次

在数字化教育浪潮席卷课堂的当下,课题组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520日下午课题组李息梅老师执教《海底世界》第一课时,以豆包智能工具为桥梁,在带领学生领略海底奇妙世界的同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为语文课堂注入全新活力。 

课堂导入环节,关于海底,你知道什么?的提问引发学生热烈讨论,随后豆包迅速生成的 海底冷知识,为学生打开了获取信息的新窗口。学生们不仅惊叹于深海极限深度、发光生物等奇妙知识,更直观感受到借助数字工具能够高效获取海量信息。教师顺势抛出 如何让零散信息一目了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整合的重要性,初步渗透数字时代信息处理的理念,为后续利用数字工具梳理知识埋下伏笔。

字词学习过程中,豆包化身 数字助教,多维度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面对 的多音字难题,豆包通过动画演示与例句结合的方式,让抽象的读音规则变得生动直观,学生在观察动态演示和阅读电子例句的过程中,学会利用数字资源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在理解 宁静”“窃窃私语”“警报等词语时,学生借助音频资源完成声量排序任务,这一过程锻炼了他们对数字音频信息的接收、分析和处理能力;而 月字旁汉字演化图与形近字辨析游戏,更是将数字图像、互动游戏融入知识学习,学生在操作数字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了信息应用与实践能力。

梳理文章内容环节,豆包的 思维导图工具关键词云图成为学生的得力助手。朗读首尾段落时,关键词云图实时生成,学生通过观察可视化的关键词分布,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与《赵州桥》的对比案例以数字化形式呈现,方便学生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筛选与对比能力;利用思维导图填写表格,学生逐步掌握运用数字工具梳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将零散的段落信息转化为清晰的图表框架,实现了信息的结构化处理,进一步提升数字工具的应用能力。

课后,课题组的成员肯定了这节课,觉得此次李老师《海底世界》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以豆包智能工具为载体,将数字素养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从信息获取、处理到应用,从自主学习到创新实践,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字学习活动中,逐步提升数字时代所需的核心素养。未来,我们课题组将继续深耕数字化教学,探索更多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创新模式,为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