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组教研活动:以朗读为主线,追寻雾的踪迹
时间:2024/12/5 22:41:07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17次
12月4日,下午第一节课,全体低语组成员齐聚二4班,听庞巧妹老师执教《雾在哪里》一课。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庞老师有序地组织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梳理文脉的过程中,展开了方法多样的随文识字。有看图猜字、有字源识字、还有生活识字等等。她既关注了低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教给了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整堂课趣味十足,小朋友个性灵动, 孩子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在智慧碰撞中生长拔节,得到了与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具体体现在:
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为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庞老师舍得花时间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让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2、随文识字,积累巩固。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庞老师主要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看图猜字、字源识字等方法的巧妙运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增强识字教学的情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字义。
3、合理想象,练习说话。
“雾还藏起了什么呢?”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练习说话。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来说,提供几幅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来说,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而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
课后,教研组老师就本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研氛围在热烈的讨论中水涨船高,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听课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