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学
时间:2025/1/8 15:03:03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36次
教材分析:
从学科内容的角度来看,本课内容大多是地理内容,教材高度凝练,将祖国辽阔疆域相关内容融合于世界地图和中国疆域图这两张地图中。虽然图示中有比例尺,但是小小的地图无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的疆域之大。因此,教师要注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地理学课内容的特点,把握好这些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落点。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诗歌、搜集的数据、旅游的经历等多种方式感受祖国的辽阔,只要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祖国疆域的辽阔,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领海、行政区划,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能通过读图、分析等方式感知祖国的辽阔,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祖国国土辽阔,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式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懂得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涉及的跨学科方式方法:地理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与计算能力、对于资料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来自小行星B612的小王子正在太空飞行,遇到来自地球的苏苏和台台,他们约小王子到家里做客。走了好久好久,他们面前出现了一颗蓝色和绿色相间的星球。台台兴奋地说:“这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在中国。”小王子问:“中国在哪里呢?”
2.同学们,你们能告诉他吗?
提示:人物设定中,苏苏代表江苏,台台代表台湾。
二、寻找中国的位置,感知中国很大
1.初识地图,找中国的位置
(1)请在教材第44页地图“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找一找中国的位置。
预设1:中国在亚洲旁边。
预设2:中国在亚洲下边。
预设3:中国在太平洋周围。
预设4:中国在太平洋左上边。
(2)谈话:大家懂得借助周边的大洲或大洋来说明我们中国的位置,但用“旁边”“下边”“周围”“左上边”这些词是否准确地说明了我们中国的位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预设:说得不准确,应该用“东”“西”“南”“北”来表示。
(3)小结:我们来复习一下读图的基本方法——辨方向。读地图时,上表示北,下表示南;左表示西,右表示东。我们可以这样识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正确的方法,在地图上准确找到中国的位置
(1)活动:小组合作在“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学 习 任 务 | 学习结果 |
在地图上,用正确辨别方向的方法说出中国的位置。 | |
地球上都有哪些大洲、大洋? | |
中国的形状大体上看像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 |
大体上看,中国在亚洲的 方,太平洋的 岸 |
(2)小组依次交流。
预设1:我们看到地球上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预设2:地球上有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预设3:中国的形状像一只鸡。头在右边,尾巴在左边。
预设4:大体上看,中国在亚洲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
追问:你们是如何判断的?
回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找到的。
(3)讲解:我们把亚洲简化成一个正方形。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别方向的方法,可以看出,中国大体在亚洲的东部。 同理,我们把整个太平洋当成一个正方形,中国大体在太平洋的西岸。
(4)谈话:从地球上找中国,你是否能够很快就发现我们的家园?为什么?
预设:一下子就找到了,祖国真大啊!
三、多角度感受中国疆域辽阔
1. 提问:我们中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呢?
2.活动
小组合作,根据所给资料探究祖国疆域有多大。
(1)提供资料;
资料一:部分国家的陆地面积。
世界陆地面积排前五位的国家 | |||||
国家 | 俄罗斯 | 加拿大 | 中国 | 美国 | 巴西 |
陆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1709 | 998 | 960 | 937 | 851 |
其他一些国家陆地面积 | |||||
国家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德 国 | 意大利 |
陆地面积(方平方干米) | 37.8 | 24.4 | 55 | 35.7 | 30.1 |
资料二:算一算。
高铁时速300千米/每小时,从最南到最北,需要行驶18个多小时。你能不能计算出从 祖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大约有多远?
飞机时速800多千米/小时。从最东到最西飞机大约需要飞行6个半小时,你能不能计 算出从祖国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大约有多远?
资料三:诗歌。
诗歌《祖国多么广大》: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 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资料四:旅行见闻。
暑假里,家住天津的小红,坐火车前往新疆,一路上欣赏着窗外的景色,从绿树蓝天到青青草原,最后看到的是茫茫沙漠。
寒假的时候我们一家去海南旅游,从天津出发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到了海南就改穿短袖短裤了,温度变化太大,这种经历实在是太新奇了。
资料五:我国西部新疆人的一天。
事件 | 日出 | 起床 | 第一节课 | 午饭 | 放学 | 日落 |
时间 | 8:11 | 8:30 | 10:00 | 14:00 | 18:30 | 20:21 |
我国东北黑龙江人的一天。
事件 | 日出 | 起床 | 第一节课 | 午饭 | 放学 | 日落 |
时间 | 5:35 | 6:30 | 8:00 | 12:00 | 16:30 | 17:46 |
(2)分组探究。
(3)分享:小组依次交流展示,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相应资料。
①预设:根据第一则资料,知道了我国陆地面积是960多万平方千米。比俄罗斯和加拿大小,国土面积居全球第三位。从这个数据,我们得出我国陆地面积大。
(板书:960多万平方千米)
提问:能否对比其他国家陆地面积的数据,具体说一说?
预设1:根据资料中的数据,我们算出我国的陆地面积是日本的25倍多、是英国的39倍多、是法国的17倍多、是德国的26倍多、是意大利的32倍。
预设2:根据资料中的数据,我们计算出我国的陆地面积远远超过了英法德意日五国的陆地面积总和。
②预设,我们组利用资料二、资料四以及亲身感爱,认为中国的面积很大。
提问: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预设1:根据资料二计算得出,我国从南到北,有5400千米,从东到西,有5200千米。这 也能说明我国的面积非常大。
预设2:在资料四中,从天津到新疆,一路上看到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从天津到海南,温度 的变化这样大,这些都说明中国的面积很大。
引导,从计算结果来看,我们国家的面积是很大,你们能说说你们的亲身感受吗?
预设:我从金坛坐高铁去杭州,就用了足足3个小时呢!杭州还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城市,我感觉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③ 预设,我们组对资料三、资料四和资料五的综合分析、也能够看出中国很大。
过渡: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我们来听一听你们的独到见解。
◎预设1:从资料三的诗歌当中,可以知道我国各个地方的景色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在下雪,有的地方却到处盛开着鲜花。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差别?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呢?
回答:温度、气候的差别。只有国家的面积足够大、才会造成各个地区出现温度、气候的差别、才会出现不同的景象。
◎预设2:从资料四的信息中看到、天津到海南旅游,穿着羽绒服出发,穿着短袖短裤到达,温度的变化会让我们的体验特别直接,也特别难忘。
点评:我国陆地面积大,从南到北的温差变化就很大。
◎预设3:从资料四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祖国的面积大、所以不同的地方风景都不一样。 思考: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回答: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旅游资源、不出国门,就可以看到草原、沙漠、高山等各种各样的风景。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预设4:从资料五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西边新疆人一天的生活比东边黑龙江要晚两三个小时,这也能说明祖国很大。
交流:这跟祖国的大有什么关系呢?
点拨:因为祖国的面积大,最东边和最西边太阳升起的时间不一样、人们一天生活时间
安排就不一样。
(4)小结:听完这些,老师真心为大家点个赞。你们能从多个角度发现和感受我们祖国的大,老师也感受到,你们为自己的祖国陆地面积这样大感到自豪。
四、感受辽阔的国土
1.了解祖国辽阔的海域
(1)谈话:在同学们的探究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出示中国的疆域图。
(2)提问:在图中我们看到,粉红色的区域表示的是我国的陆地,在我国的东部有大片蓝色的国土。自北向南,大家找一找,都有哪些海?
预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小结:我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更有一大片广袤的蓝色国土。所以千万注意“我国国土只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2.识读中国的疆域图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
3.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陆地面积大,海域宽广,岛屿众多,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拥有辽阔的国土。(板书:辽阔的国土 海陆兼备)
五、理解“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
1.特别行政区
(1)屏幕出示:特别行政区。
(2)提问:什么是特别行政区?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预设: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现有的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就是它的特别之处。
(3)追问:“一国两制”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4)小结: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说明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也说明了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地位的提高。
2.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活动:请大家根据提示猜一猜这是中国的哪一个省。
①在屏幕上逐条出示:
提示1:四面临海,像一片芭蕉叶。
提示2:有很多小岛,比如钓鱼岛、赤尾屿等。
提示3:在祖国的东南沿海。
提示4:有“海上明珠”“海上米仓”“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称。
提示5: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提问:你们猜到这是哪里了吗?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预设1:四面临海,说明这是岛。在地图上有许多岛,比如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还有好多群岛,如舟山群岛、东沙群岛等,其中台湾岛的形状最像芭蕉叶。
预设2:从周围“有很多小岛,比如钓鱼岛、赤尾屿等”这条信息来看,这个岛离钓鱼岛、赤尾屿很近。台湾岛离钓鱼岛、赤尾屿很近。
预设3:在“祖国的东南沿海”,台湾省就是在祖国的东南沿海。
(2)播放关于台湾风光和民风民情的视频。
(3)交流:看了这段视频,结合自己的经历,你们能说说对台湾的印象吗?
①出示台湾的特产释迦果、芭乐、甘蔗。台湾物产丰富,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称。
②播放视频或配图片讲解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4)小结:我们了解到宝岛台湾美丽、富饶,台湾同胞与我们历史相融,血脉相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