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自成:十月理论学习
时间:2024/10/16 15:07:32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310次
目前,人们对于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学习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什么是以及如何进行跨学科学习还存在较大争议。争议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概念认识上、价值观上和知识观上出现跨学科学习学科立场的式微。 (一)跨学科学习的提出及其本质特征1. 跨学科学习的提出:“跨学科性”与“学科性”的关系“跨学科学习”概念首次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Humphreys)等学者于1984年提出,是指学生广泛探索与他们生活环境中某些问题相联系的不同科目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涉及多个领域。[6]汉佛莱认为跨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中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发现、拓展和应用。跨学科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情境当中出现的、依靠某一学科领域知识没有办法得到妥善解决的复杂问题。曼西利亚(Mansilla)等人认为,跨学科学习是整合两个或多个学科已建立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思维模式,以取得促进认知进步的效果,例如解释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或创造一个产品,这是单一学科教学不可能或很难做到的。[7]国内学者对跨学科学习概念的界定,与国外学者基本保持一致。周淑卿指出,跨学科整合是为了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8]夏雪梅认为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是响应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涉及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结合、迁移与运用,指向真实学习的泛在性、学科不可分割性。[9]综合上述研究者对跨学科学习概念的界定,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特征:第一,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复杂的问题,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掌握。第二,跨学科学习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需要综合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强调“跨学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