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老师十月理论学习

时间:2024/10/23 20:10:33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533次

1. 跨学科学习的提出:“跨学科性”与“学科性”的关系

“跨学科学习”概念首次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Humphreys)等学者于1984年提出,是指学生广泛探索与他们生活环境中某些问题相联系的不同科目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涉及多个领域。[6]汉佛莱认为跨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中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发现、拓展和应用。跨学科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情境当中出现的、依靠某一学科领域知识没有办法得到妥善解决的复杂问题。

2. 基于学科立场的跨学科学习本质特征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跨学科学习的概念界定,可以总结出三点本质特征:第一,跨学科学习与学科学习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共生关系。跨学科学习不是“反学科的”(anti-disciplinary),而是一种“共生关系”(symbiotic relationship)。跨学科学习不仅要保留“学科性”,也要兼顾“跨学科性”。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过分强调或者轻视某一特性。提倡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是以尊重其他学科为前提的,防止在跨学科学习中学科失去了“自我”。第二,跨学科学习的“跨学科性”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而不是停留在学术概念或学科领域层面。杨布拉德(Youngblood)认为,“跨学科性必须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论)而不是领域(学科边界及其历史和亚文化)来定义”。[13]基于学科立场的跨学科学习既要大胆“跨出去”,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也要不忘“回头看”,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和思维的基础上走向深入发展。第三,跨学科学习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就像学科学习一样,跨学科学习也包含相互竞争和合作互补的学习项目。福斯曼(Fuchsman)指出跨学科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单向流动是从一个主学科流动到另一个学科,但通常不会相互流动;如果是双向流动,则流动是双向的。[14]基于学科立场的跨学科学习,通过主题学习学会知识和能力,将各学科的观点与方法结合起来,学科之间是良性双向互动的。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