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读书心得(四)
时间:2024/6/28 14:30:00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585次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心得
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戚琪瑶
在深入研读戏剧教学法第四章的内容后,我不仅对戏剧教学法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小学英语实践戏剧教学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
首先,戏剧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核心理念,对于小学英语实践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的语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其次,戏剧教学法强调的参与性和创造性,也为小学英语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戏剧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然而,在小学英语实践戏剧教学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限,我们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理解和参与的戏剧素材,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剧本。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戏剧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角色,确保戏剧教学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认为在小学英语实践戏剧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手段和工具,如多媒体、游戏等,以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形式呈现戏剧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戏剧比赛、展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总之,戏剧教学法第四章的学习让我对小学英语实践戏剧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加适合小学生的戏剧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笔记
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潘万仪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心得
华城实验小学 陈洋
孩子是教育戏剧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戏剧中承担着多种身份角色。他们既是与孩子情投意合的“游戏者”、戏剧活动中的“洞察者”,也是戏剧创作征途中的“探险者”和对戏剧专业知识的“钻研者”,戏剧课堂的精彩,也要靠拥有着“多重身份”的戏剧教师呢。
一堂教育戏剧课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可以应用于课堂的教育戏剧,可以是经典的绘本故事,也可以是现实中的故事。但是,不管是什么故事,只要有人物、情境和足够的张力(矛盾、冲突、对比、惊喜元素等),只要应用了戏剧教学的策略,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育戏剧场景。
一堂教育戏剧课堂应该包括准备活动、构建活动、叙事活动、情感活动、反思活动和放松活动六大部分。每个部分融入我们介绍过的游戏和范式即可。比如,老师们可以先准备一个木头人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然后上演定格画面,邀请学生展示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者进行集体雕塑,塑造出故事场景;接着老师简单讲解故事情节,此时可以教师入戏,进行做针毡、专家的外衣等范式,让学生轮流问老师问题,或者进行戏中戏,带着学生把故事情节展示出来;接下去可以进行良心巷、做针毡、情绪过山车等,将故事中的情感线展示出来;最后老师通过问题进行反思,用大风吹或其他游戏进行放松。
上完一堂教育戏剧课后,老师们需要用过程性评价来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过,这种评价并不是以演出一出戏剧或掌握多少知识为标准的,而更关注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心得
段玉裁实验小学常胜分校 诸葛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在《真正精神活动,可能的世界》一书里指出,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本质不同的思维模式: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例证性思维独立于特定情境,而叙事性思维就是讲故事或扮演故事,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儿童的思维是一种叙事性思维,依赖于具体情境,或者说儿童的心智具有一种叙事性的结构,是故事情节导向的。故事情节导向的教育戏剧恰恰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具有丰富的时间、空间、人物甚至对生活的建议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教育戏剧的结构给儿童提供了想象、陈述和隐喻,促进儿童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
杜威主张叙事性的情境教学,使教学活动具有戏剧特质,建议“应当引进戏剧性的悬念因素、情节兴趣的因素”。通过戏剧情境中的“做中学”,儿童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在无意识的、内隐的学习过程中非常自然地获得了生活认识,认识了世界、感知了世界,获得了身心发展。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心得
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韦华
戏剧教学法的课堂是把教育戏剧范式和戏剧游戏运用在学科教学的课堂,是一连串有教育目标、有结构性组织的即兴戏剧活动。因此,学生主动自发参与的热忱程度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与传统的课堂不同,戏剧教学法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会出现转变,老师需要变身团队的管理人员,负责掌控资源、时间、空间及题目。学生则要被鼓舞成为参与者,成为自主学习的一员。在老师身体力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大方针下,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的“成员”,而不再是教育的“成果”。
老师和学生努力合作,共同化身成为扮演者,同时成为投入者及观察员,彼此在演员与观众之间、导演与演员之间、演员与演员之间,一起感悟及探索。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原则和要点是:
一、尊重与关注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他们对角色、情节、态度、感觉的个人理解与反应;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要有被重视及公平对待的内心满足感;老师要为课堂上的学生们带来同理心及归属感;老师要接纳及鼓励力不从心的同学;老师也要使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受到关注,以免他们会做出不当行为尝试吸引老师的注意;老师更要用心去平衡那些表现欲及权力欲过强的同学。
二、温和与亲切
老师要用温和的态度去理解事情,遇到错误及意外的事情发生,尽量做到对事严谨,对学生宽松,以亲切的行动去关怀他们的感受,协助学生从事件中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律的态度。
三、肯定与忍耐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表现,不把学生与任何人做比较。遇到学生的决定和表现并不理想或不明智时,要让他们自行从选择中体会后果,要用忍耐去等待和启发他们自行改善和超越。
四、鼓励与赞赏
老师要多鼓励学生。适当、合宜及具体的赞赏,对学生自信及满足感的建立,永远会带来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有了自我肯定的决心,困扰自然比较容易解开。批评,表面上是客观地指出缺点,以便使学生改正,但事实上,作为年轻人的学生又怎会有这么大的胸襟呢?在学生建立自信之前,批评往往是成功的障碍。
五、避免主观期望
老师要客观地接纳学生的表现,不可把自己的主观期望强加在他们身上。
六、其他态度
幽默而精简的言辞、具有启发性的话语,永远是教育戏剧老师的基本装备。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有总结及归纳学生表现及看法的能力,使他们内心有一个难忘的、得到肯定的活动结尾。
教育戏剧范式的主要任务是为戏剧教学课堂提供一种扮演研习的实际操练,让学生从真实体验的经历中进行思考和练习,对事物及事件进行感觉、欣赏和批判,建立起个人价值观。不同的教育戏剧范式,有其各自的功能,如果要达到教育效果,也需要老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来执行。
1、以戏剧游戏开启戏剧扮演的起步期
戏剧是一套独立的认知过程及表达系统,除了2~8岁儿童天生拥有戏剧扮演基本能力外,其他年龄阶段的扮演者其能力都可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缺失,而幼儿虽有扮演能力但又无法自控。所以,戏剧教学的起步阶段,老师须运用戏剧游戏激发及重新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扮演热情,让学生能投入原有的创造能力,在喜悦中学会善于操控自己的肢体及情绪。因此,在班级未能适当地运用戏剧游戏唤起及重拾参与者戏剧扮演的能力及热情之前,都要避免急切地进入教育戏剧范式和即兴扮演阶段的戏剧活动。
2、教育戏剧范式必须互相搭配
教育戏剧的范式各有清晰的目标及限制,例如:“定格画面”使学生比较容易不分彼此地合作,并掌握关键时刻的表情及动作技巧,但通过“定格画面”老师未必能了解学生对角色的观点。所以,如果可以配合运用“内心独白”“坐针毡”或“思路追踪”,就可窥探角色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替身”,使学生表达与其他人不同却有建设性的新观点;还可以通过“墙上的角色”,使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观点转化成描绘性的文字,加强对角色的理解及语文表达能力,达到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学习效果。
3、每节课的程序与环节必须完满
教育戏剧的每一节课、每一阶段和单元,都必须具有对激发学生热情、引起学生兴趣、唤起其原有能力、引发学生共同学习热情的切入;要有通过不同教育戏剧范式互相搭配,进行有目标及完整结构的主题学习的过程;要有通过成果展示,使学生进行总结的过程;要有通过舒松游戏,使学生恢复平静,在冷静、理性的情绪下把用激情学习到的知识、态度、技能,内化成他们的智慧的过程。
教育戏剧范式是教育戏剧和戏剧教学法课堂的骨架,我们还必须为课堂注入内容作为灵魂,再披上戏剧游戏作为肌肤。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学生建构一个只能学到、不能教授的自主学习空间。依据以上,我们在平时的戏剧教学中,应该做到:
一、玩耍是孩子的天性。
在课程上,我们把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包裹在戏剧化的游戏、故事剧场当中,让孩子感觉到有趣、好玩,愿意全身心地投入。我们的老师首先是一个“有趣的、好玩的”人,不仅是老师,还能化身为孩子的玩伴。在孩子不同的需要下,灵活地转换身上的角色。
二、尊重是构建信任关系和合作的基本要件。
老师和孩子们是一个团体,需要彼此的配合与支持一起完成“工作”,达成目标。尊重是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是无条件承认并接受对方所拥有的一切,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挑剔、指责和论断。我们和孩子真诚、平等地交流,保护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作为个体的权利,不评价、不批评任何与他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方式,允许并鼓励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当孩子感到放松和安全时,他才敢于表达自己,也更利于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三、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接纳的需要。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有被接纳的需要是源自于对群体归属的追求和被抛弃的恐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与生俱来的节奏、天赋和特点。我们绝不按照单一的、僵化的标准看待或要求孩子。只有当孩子感觉到爱和接纳,他们的内在动力、自信、心理成长、创造力和自己的天赋才会蓬勃而发。每个人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视角,接纳也会帮助孩子们利用他人的不同开阔自己的视野。
四、规则是为了保护所有的人。
规则是一面柔软而坚实的墙,保护每个孩子被倾听,被理解。保护每个孩子可以表达感受。帮助孩子了解边界,学会沟通、社交和相互协作。我们注重为孩子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这样才能够建立与孩子内心世界链接的桥梁。孩子们才敢于把自己的想法、恐惧、困扰等投放到“戏剧空间”中去,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甚至只是让孩子知道他正在发生着什么,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寻找到答案。老师只是起到引领、支持和镜子的作用。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心得
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 蒋昀桥
戏剧教学法的课堂是把教育戏剧范式和戏剧游戏运用在学科教学的课堂,是一连串有教育目标、有结构性组织的即兴戏剧活动。因此,学生主动自发参与的热忱程度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在本章中,我们来关注戏剧教学法课堂实施的实务原则与要点,以帮助师生更好地在实施戏剧教学法的课堂中教学相长。
与传统的课堂不同,戏剧教学法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会出现转变,老师需要变身团队的管理人员,负责掌控资源、时间、空间及题目。学生则要被鼓舞成为参与者,成为自主学习的一员。在老师身体力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大方针下,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的“成员”,而不再是教育的“成果”。老师和学生努力合作,共同化身成为扮演者,同时成为投入者及观察员,彼此在演员与观众之间、导演与演员之间、演员与演员之间,一起感悟及探索。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戏剧教学法能否被成功执行的重点在于,能否满足学生的期望及好奇;教学过程能否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教育戏剧范式的应用能否建构对比,使学生从矛盾及冲突中思考与分辨立场;教育戏剧范式之间能否建构张力,使学生保持悬疑的心思、“紧张”的情绪并追寻当中的意义;能否让学生充分理解课题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隐喻及象征。成功的戏剧教学会为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和思维的烙印。
如果说戏剧游戏的主要任务是拓展学生的认知、感官、兴趣及热情;教育戏剧范式的主要任务则是为戏剧教学课堂提供一种扮演研习的实际操练,让学生从真实体验的经历中进行思考和练习,对事物及事件进行感觉、欣赏和批判,建立起个人价值观。
不同的教育戏剧范式,有其各自的功能,如果要达到教育效果,也需要老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来执行。我们据此为大家归纳出如下原则与要点。
教育戏剧范式必须互相搭配,比如“定格画面”使学生比较容易不分彼此地合作,并掌握关键时刻的表情及动作技巧,但通过“定格画面”老师未必能了解学生对角色的观点。所以,如果可以配合运用“内心独白”“坐针毡”或“思路追踪”,就可窥探角色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替身”,使学生表达与其他人不同却有建设性的新观点;还可以通过“墙上的角色”,使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观点转化成描绘性的文字,加强对角色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达到提升综合能力的学习效果。
每节课的程序与环节必须完满,必须具有对激发学生热情、引起学生兴趣、唤起其原有能力、引发学生共同学习热情的切入;要有通过不同教育戏剧范式互相搭配,进行有目标及完整结构的主题学习的过程;要有通过成果展示,使学生进行总结的过程;要有通过舒松游戏,使学生恢复平静,在冷静、理性的情绪下把用激情学习到的知识、态度、技能,内化成他们的智慧的过程。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笔记
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曹婷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第四章读书笔记
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