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组第十二周教研活动

时间:2019/11/26 10:05:57 来源:金坛区城西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5934次

有感情的朗读,自我体悟学习

——记城西小学英语组第十次活动 执笔: 韦华

2019年11月22日,城西小学英语组全体成员齐聚四(4)班,由韦华老师执教四上第六单元的cartoon板块,集体研讨了cartoon板块的教学。

Cartoon板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卡通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板块,也是每个单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次教学活动,尝试在cartoon板块教学中做到: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幽默之处,增强故事阅读的趣味性。

儿童时期是语言模仿的重要阶段,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积淀正确的语音、语调,为其口头表达作准备,同时它也是检测学生认读能力的手段之一。此外,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人物语音、语调、语气的模仿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节课中,教师真正意识到有感情朗读的重要性,遵循儿童爱模仿、爱表演的天性,给予学生情感体验的机会,使其获得读故事的乐趣。

Cartoon板块作为趣味阅读拓展板块,“趣”是每个故事的亮点。教师通过文本插图、人物表情以及角色的变化等充分挖掘故事中的趣味点,引导学生领会故事的幽默内涵,激发学生的“学”,并让学生通过朗读、模仿、配音等方式把故事中简单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1,模仿语音、语调,培养良好语感。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音像媒体素材等,让学生模仿单词的发音、句子的重音、意群连读、语调与节奏等,都是学生形成语言能力的必要过程。

2,模仿情绪、情感,提升语言输出的质量

在听音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让他们用夸张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再配上语气词、音调的高低缓急,以及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更好地体现说话人的情绪。通过模仿情绪、情感,学生可以准确、形象地感知所学语言,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3,适度媒体复现,自我修正语言。

老师在布置模仿任务时,考虑所选所说材料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听读水平,在完成任务和检测中不断调整语言材料的复现频率。必要的重复可以减轻学生模仿语言的压力,增加学生读目标语言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所说材料的感悟,使学生在媒体语言与自主输出语言的对比中自我修正,也为后面的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4,增加情景,体现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程晓堂说: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的、真实的情景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的意义和用法,就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三年级教材中的cartoon板块通常有3—6幅图片,每幅图片配有1—3句话,通过有趣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叙述发生在Bobby和Sam之间的故事。但很多故事的背景或起因没有明确交代,故事的经过或发展隐藏在图片中,故事的结局也常令人意犹未尽,文字描述的不足给学生理解故事造成一定的障碍。教师结合图片增加适当地情景,故事会更加真实、完整,课堂会更加自然、流畅,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连贯、灵活。

5,减少控制,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自主阅读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相对于story板块来说,cartoon板块的故事内容简单,词汇量较少,且配有插图,更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在该板块的教学中,教师逐步放手,不过多干涉或是打断学生的阅读,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英语建构和学习能力自读自悟故事。

6,减少语言知识点的讲解,体现板块功能的独特性。

Cartoon 板块与story 板块十分相似,都是以完整、生动的小故事为学习素材,但却各自有着独特的板块功能,所以不能和story板块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中,第一环节只让学生带着一个问题观看卡通,并且给出选项,这样便减少了学生阅读故事的负担,让学生轻松体验故事的趣味性。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上。第三环节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自主朗读故事,并体悟故事内涵,再次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第四个环节的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的想象力,并为下一环节的表演提供语料。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帮助学生强化了已学的语言知识,训练了语言技能,也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突出了cartoon板块的功能特点。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