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巧妹理论学习分享
时间:2025/9/9 13:18:03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次
跨学科课程资源需通过 “可操作的教学活动” 落地,教师需具备从 “主题” 到 “具体教学方案” 的转化能力,核心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路径。真实问题挖掘与转化能力:教师需能从生活场景、社会热点中挖掘具有 “跨学科属性” 的真实问题,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探究的课程主题与任务。例如从 “社区垃圾分类难题” 中,提炼出 “如何设计社区垃圾分类推广方案” 的核心任务,并拆解为 “调研社区垃圾构成(数学 + 科学)→设计分类宣传海报(美术 + 语文)→制定分类督导制度(道德与法治 + 社会学)” 的子任务,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整合知识。 项目式学习设计能力:跨学科课程常以 “项目” 为载体,教师需掌握项目式学习(PBL)的设计方法,明确 “项目目标(知识、能力、情感)→驱动性问题→探究步骤→成果形式→评价标准”。例如设计 “乡村文化传承” 项目时,需确定 “通过调研乡村非遗文化,设计传承推广方案” 的驱动性问题,规划 “实地调研→资料整理→方案设计→成果展示” 的步骤,明确 “方案创新性、文化准确性、可行性” 的评价标准,确保项目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资源整合与适配能力:教师需能整合 “教材、社区资源、企业资源、数字资源” 等多元素材,转化为课程可用的资源包。例如设计 “传统手工艺创新” 课程时,需收集手工艺人的访谈视频(真实案例资源)、手工艺制作教程(实践操作资源)、现代设计软件(数字工具资源),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硬件条件调整资源难度 —— 如为小学生提供简化的手工材料包,为中学生引入建模软件,确保资源适配学生能力与教学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