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组第3次活动:新课标理念下教育戏剧在英语Story time教学下的实践
时间:2023/3/19 17:44:06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001次
新课标理念下教育戏剧在英语Story time教学下的实践
——记城西分校英语组第6周教研活动
教育戏剧是在实践过程中,以建构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的。在教育功能方面,教育戏剧以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为目的。教育戏剧除了具有丰富感知、培养道德、完善人格、获得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提升其语言交流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在公众场合的自我表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英语相关知识的理解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输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为了能达成良好的表演效果,会更认真地了解相关知识的内容,且表演过程也是对英语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实践应用的转化过程。
2023年3月16日,城西分校英语组尝试在Story time教学中实践教育戏剧。先是韦华老师在六(3)班执教六年级下册Unit5 A party的Story time,然后,全体英语组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研讨。
六年级下册Unit5 A party的Story time讲诉的是一群孩子在儿童节到来之际,举行了派对,并为派对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此文本贴合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共鸣,调动学生表现欲。此文本也有很多留白,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表演设计填充留白部分。
教育戏剧本质上就是“讲故事”,因而韦华老师从了解故事、分组创作和集体扮演三个阶段来实施教育戏剧教学。在故事戏剧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作为戏剧动作的专业指导者,帮助学生更好地表演剧情。第一阶段主要通过who 、what 、 when、where、why 、 how等维度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意;第二阶段主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选择适当故事情节;第三阶段则是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验角色情感,加深对故事的意义的理解。
第一阶段的who 、what 、 when、where、why 、 how等维度的开放性问题,韦华老师让学生自己来根据课题提问,自己探索答案,既进行了本单元一般将来时的特殊疑问句的语法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二阶段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自读,齐读,分角色读,还让学生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强调学生对所学文本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加工、整理、再创造,其目的时进一步充实内容、完善情节、刻画人物。韦华老师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表格、板书,构建语言支架和情境支架,让学生转换视角复述,加深对人物心理的理解,达到对单元主题更深层次的理解。
好的教育戏剧离不开一个形象鲜明的角色,因此韦华老师从故事的角色入手,让学生在角色体验过程中获得语言与情感的双向发展。角色戏剧教学模式分为师生入戏、角色感受、分组编排和故事升华四个步骤。在角色戏剧教学模式下,师生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中的角色对话上,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训练语言表达的同时,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绪变化。情绪能力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此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发展语言地同时,获得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等多方面地情绪能力发展。此文本中,Liu Tao扮演了小丑,他的角色比较鲜明,可以让学生重点体会。
在过程戏剧教学模式下,故事的完整性或整体性不是第一位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才是教学的重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已有语言经验和生活经验对故事进行改编,让学生在想象的课堂中既可以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也能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文本的第一部分,是用第三人称的口吻介绍了孩子们为派对准备的物品。在表演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改编、表演,这样人物角色更鲜明,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理解语言知识。
韦华老师还组织学生在互相观摩过程中完善自我表演。表达与交流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教育戏剧教学时,鼓励每一位学生勇于表达、爱表达。缺乏表演的教育戏剧不是教育戏剧,为了让学生呈现出更好的表演,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观摩对方的表演。一方面,学生作为表演者,可以在表演过程中获得多种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学生作为观摩者,可以在别人的表演中进行观察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戏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参观者给学生最大的表演自由,也要做积极的指导者给学生最大的专业帮助。
最后,韦华老师借助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戏剧表演不是目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育戏剧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多说,通过语言表达来训练语言能力,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度思考。韦华教师选择故事的某个情节、某个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或者故事的结尾,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