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思更进,听课评课学为先

时间:2022/10/17 10:10:33 来源: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171次

循着秋日的习习凉风,1012日,我校低数组第七周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由岳楠老师带来一节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

在由几何初步”向图形与几何”的变革中,《平移与旋转》 是一个崭新的内容。本节课老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有效地解决了难点环节,真是“润物细无声”

图片1.png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

平移与旋转,应该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

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感悟平移与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

知觉。这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应该有一种切实的

感觉,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也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

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就可以了。因此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

移与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与旋转,在此基础上,促

使学生能体验平移与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

二、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平移与旋转虽随处可见,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很难。于是老师运用手势比划的动作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动手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的矛盾,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旋转现象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学习,课堂上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了平移是直线运动,旋转是绕着一个点运动。

图片2.png

听完课后,听课老师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又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努力实现共同进步。

图片3.png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