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导向下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李息梅老师二月理论摘抄

时间:2025/2/20 15:31:18 来源: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77次

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笔记摘抄

 (一)聚焦素养目标,坚守学科立场,有效整合学科内容

   素养目标涉及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要品质与关键技能。这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与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明确素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和表现形式。例如,教师可关注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工程思维等,以及他们能否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立场则强调了各学科在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关注各学科在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例如,在物理学科中,教师可以注重实验探究与理论推导的结合;在历史学科中,教师可以注重史料分析与历史情境再现的结合。

   基于选定的主题内容和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还应深入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并通过有机融合的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整合起来,以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例如,在“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下,教师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探索适切实施路径

   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核心原则。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据此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例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与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创新教学方法意味着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成效和品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基于上述原则,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探索适切高效的实施路径,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如采取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推进的策略,逐步推进学习过程;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等。

 (三)树立成长型思维,凝聚多方合力,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成长型思维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它鼓励教师重视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持续成长。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勇于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多方协作是提升学习成效的关键。多方协作意味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需共同参与并支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推进,而利用外部行业专家的视频连线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安排互动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专家分享的最新案例和知识应用实例。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与专家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并获得宝贵的建议。教师还可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经验。

   为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顺畅开展,学校和教师还应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拟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计划。如争取政策扶持,以确保资金和资源的充足;强化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技能和素质;强化资源构建,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以支撑学习过程等。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苏ICP备06023074号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7号   电话0519-82851227 邮编:213200   

扫码关注城西小学